救護車知識你知道多少?
一、什么情況應該叫救護車?
每當救護車快速行駛時,發出急促的救護車“嗚!嗚”聲音,在你身邊過時,你有沒有想過,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叫救護車?毫無疑問,當你遇到急癥患者時,一定是這樣。
那么,有哪些急病應該叫救護車呢?
(1)意外災害:觸電、電擊、溺水、交通事故、各種創傷、工業創傷、土建坍塌擠壓傷等。
(2)各種急性中毒:食物中毒、藥物中毒、農藥中毒和服毒。
(3)嚴重中暑、凍傷、燒傷。
(4)意識喪失等昏迷或面色蒼白、冷汗淋漓、脈搏微弱、血壓下降等休克。
(5)心臟病突病:如嚴重 心絞痛、心律失常、嚴重氣急、心悸、左胸疼痛等急性心力衰竭。
(6)嚴重呼吸困難:窒息、呼吸道異物阻塞等。
(7)大咯血,大嘔血。
(8)路上或半夜急產。
如有上述情況,應立即打電話“120”,叫救護車到醫療救護。
二、救護車到前該怎么辦?
在救護車到達之前,作為病人的家人,親戚、朋友或鄰居不能等待,更不用說驚慌失措地打擾病人,比如哭病人的名字,搖晃病人的身體了。這不僅沒有用,而且加重了病情。甚至經常失去救援的機會,因為我們錯過了寶貴的幾分鐘。因此,我們通常應該熟悉一些現場急救知識,如人工呼吸、心臟按壓、包扎止血、骨折固定等。在救護車到達之前,必要的現場急救對救援患者的生命非常有益。仍有許多急救患者錯過了急救“黃金六分鐘”,面臨預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險。
在自救過程中,操作應準確有力,需要冷靜、大膽、細心、耐心,不能輕易放棄或中斷急救。特別是對于垂死的病人,我們應該隨時注意他的頭腦、心跳、呼吸。在運輸過程中,仍需密切觀察,必要時繼續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。
事故發生時,還需要注意保護現場。